/EN

3D打印应用案例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洞察 / 3D打印应用案例 / 3D打印新闻:金石三维跨界并购;Polymaker推出新材料等

3D打印新闻:金石三维跨界并购;Polymaker推出新材料等

文章和图片来源:        时间:2025.05.14        点击率: 267


      3D打印新闻


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标志着旷日持久的贸易战按下90天“暂停键”。双方同意暂停24%的对等关税,将中国对美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美国对华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并建立长期经贸磋商机制。

这场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但暂停的90天为所有人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抓住风口需要眼光,避开暗礁需要智慧。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唯有那些洞悉变局、敢于创新者,才能在后贸易战时代脱颖而出。

●●●



在本周的3D打印新闻简报中,产业应用与资本动态并进。鞋模行业首个3D打印产线化工厂落地,增材技术助力海水淡化系统投用,3D打印在制造与可持续领域持续拓展。材料端新品不断,大理石质感颗粒料上市丰富应用选择。多家公司发布年度财报,行业运行态势清晰可见,MIM企业加速布局3D打印,产业融合步伐加快。企业人事与战略合作频现,创业与联动持续活跃。医疗领域再迎突破,全球首个3D打印椎弓根螺钉系统获批临床,推动技术落地关键环节。


中科丰阳(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是体育用品制造行业中首批引入金属3D打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从2020年开始,中科丰阳陆续采购多台铂力特400系列金属3D打印设备、引入了智能化产线方案,完成了鞋模产线化建设。目前,中科丰阳多款RBEVAETPU等鞋模已成功从研发迈入量产阶段,累计产出超15000副鞋模


*中科丰阳5G+智慧工厂


中科丰阳与铂力特共同面对挑战,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双方从鞋模工艺、花纹、材料的共研共创,到深化在装备升级、设计优化、工艺迭代、材料开发、新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了双方技术的跨领域嫁接。与此同时,中科丰阳为铂力特在装备制造、工艺改进等方面提供了多维度数据支撑,合作突破压力、温度等工况难题,让3D打印技术成功应用于鞋模制造,实现了金属耗材减少20%、制造时间缩短30%,且保障了使用寿命。


近日,法国热交换器专业公司TEMISTh与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易加三维达成合作,在其生产流程中引入EP-M300金属增材制造系统。相较于传统制造工艺,这项技术使TEMISTh能更高效地生产复杂部件,同时减少材料浪费并缩短生产周期。该技术的核心应用是DESOLINATION项目——将先进热交换器集成至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TEMISTh生产车间运行的EP-M300系统


TEMISTh选择EP-M300主要基于其双激光配置——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构建速度。大成型尺寸支持模块化高性能部件的生产,系统兼容热处理、焊接等标准后处理工艺,可无缝对接现有制造流程。经后处理的材料致密度超过99.9%,满足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对零件完整性的严苛要求。


近日,全球领先的3D打印材料创新者Polymaker正式发布其最新颗粒料产品——PolyCore PETG-1113 Marble。作为PolyCore PETG-111330%玻纤增强的PETG颗粒料产品)的美学升级版本,它不仅完整保留了PolyCore PETG-1113的优异打印性能和力学性能,更通过创新配方实现了独特的白底黑粒大理石质感。


*PolyCore™ PETG-1113 Marble 打印件,CNC加工前后对比


除了卓越的美学表现外,PolyCore PETG-1113 Marble的打印性同样出色。该材料具备优异的挤出质量和尺寸稳定性,配合宽广的打印窗口及Polymaker专门优化的工艺参数,能够在各类打印场景中保持高成功率。力学性能方面,它延续了PolyCore PETG-111330%玻纤增强配方特性。


近日,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泽星与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宏俊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江泽星并于同日与汇纳科技签署《股份认购协议》,拟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上述收购动作完成后,江泽星将入主汇纳科技,成为汇纳科技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通过本次收购,金石三维集团在工业级3D打印设备、材料及打印服务的技术优势,与汇纳科技在AI算法和高性能算力领域的深厚积累将形成“硬科技+软实力”的黄金互补。具体而言,通过深度整合金石三维集团的工业级增材制造技术与汇纳科技的AI算法能力和算力资源,一方面,可以实现3D打印路径AI优化、打印工艺AI改良、3D打印模型AI生成、3D打印过程AI动态监测等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另一方面,通过高性能算力资源赋能增材制造流程,将有助于构建云端产业协同平台,实现增材制造设备远程监控、3D打印产能动态调配等AI工业管理系统。


近日,粘结剂喷射(Binder Jetting)砂型3D打印企业峰华卓立日前发布了2024年的财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下降9.34%,净亏损2088.81万元。


根据财报,该公司营收主要来自于3D打印设备销售4099.6万元,3D打印定制化产品6813.4万元,合金零部件6579.3万元,其他业务收入948.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保持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保障市场份额。2024年度公司研发投入总额9,620,376.27元,占营业收入的 10.64%


近日,粘结剂喷射砂型/陶瓷、SLM金属3D打印设备厂商爱司凯发布了2024年的财报。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19,002.15万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为15,932.53万元,同比上升19.27%,主要系随着公司3D打印产品的研发不断取得突破,3D打印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稳定,20243D打印设备销售额较上期增加

了约2,500万元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54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3.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0.48万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9.58万元。


近日,MIM大厂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9.52万元,同比增长44.93%,实现了规模跃迁的关键突破。同时,该公司在业务布局上积极探索新技术,其中3D打印领域成为其重点关注方向。



目前,该公司具有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IM)、高精密线切割成型、高精密车铣复合成型、高速连续冲压成型、高精密数控机械加工(CNC)、高精密激光加工等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此外,公司结合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在钛合金等新型轻质材料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


据媒体消息,前安克3D打印业务板块核心管理者王志宇正式开启创业征程,其创立的新公司聚焦3D打印技术创新领域。目前团队正与多家投资机构接洽,首轮募资目标设定为2000万元。根据商业规划,该公司预计在2025年达成2000万元营收基准线,并计划于次年实现营收突破亿元的战略目标



*20224月,王志宇带领团队推出

安克首款消费级3D打印机AnkerMake M5


据行业内部消息,由前安克创新核心成员组建的创业团队已集结近30名技术骨干,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消费电子领域经验,并深度掌控海外渠道资源网络。该团队即将推出的首款产品或将实现技术突破——相较拓竹科技最新发布的双头彩色3D打印机H2D,其打印效率预计提升200%-400%,成型精度可达0.1毫米级。产品采用创新双喷头架构设计,支持后续扩展至四喷头配置,有望重新定义消费级3D打印设备的性能标准。


近日,飞利浦宣布了一项名为“Philips Fixables”的创新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官方3D打印替换部件,鼓励用户进行产品自主维修。该计划通过Printables.com网站提供免费的3D打印文件,用户可以轻松下载并打印替换部件。飞利浦表示,未来将不断扩展这一文件库,逐步增加更多产品的维修部件。



这个创新项目目前主要在捷克共和国推出,飞利浦与Prusa ResearchLePub合作,共同推动当地创客社区的参与。Fixables项目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消费者选择可持续的维修方案,而不是直接替换设备,从而减少电子垃圾。


近日,专注于脊柱植入物的Eminent Spine公司宣布,由该公司开发的3D打印钛合金椎弓根螺钉系统已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510(k)批准,成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的3D打印椎弓根螺钉系统。


*Eminent SpineStand-Alone腰椎融合系统


该系统采用100%3D打印钛合金制造,整合Eminent Spine的专利空心镂空螺钉设计,兼顾手术精准度和组织融合能力。它的关键技术特性包括:专利椎弓根螺钉结构;螺纹表面采用3D网格结构;自收集式切割槽;多螺纹设计;多尺寸规格可选;系统兼容性广。




TCT Shenzhen 2025

时间与地点

9月10日 09:00 - 17:30
9月11日 09:00 - 17:30
9月12日 09:00 - 15:00

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关于TCT深圳展】

TCT亚洲展不同,#TCT深圳展 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华南、西南及东南亚市场,集中关注消费电子、模具制造、珠宝首饰以及牙科医疗行业,为这些行业提供包括原型件制作、复杂构件一次成型和定制化产品。

您会在TCT深圳展发现更多、更具创新性和本土化解决方案,聆听来自行业终端用户和服务商的分享他们如何通过这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探索以增材制造为首的数字化制造技术革新浪潮,深度解析技术背后经济性等核心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